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,加快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,强化“稳增长”已成为政策重点。但如何强化“稳增长”?从中央到地方,仍然把投资作为“稳增长”的抓手,各个地方更是准备了大量的投资项目,以求在今年内提振经济。
我们注意到,在经济转冷之下,国内各个领域、各个地方的“救市”呼声渐高,已成为市场的主流声音。不过,即使在放松宏观调控的背景下,政策部门也应该注意到,这一轮的“稳增长”并不同于三年前的“4万亿”,即使是鼓励投资的领域,也必须注意“稳增长”与调结构的平衡。
初步观察各个地方政府推出的投资计划,坦率而言,我们认为与过去的投资热潮并无不同,很多项目还是“老三样”——基础建设、能源和交通等,与过去的“铁公基”类似。尽管很多地方也把战略新兴产业挂在嘴边,但真正发展出战略新兴产业谈何容易?国内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就创造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,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育出一大批蓄势待发的创新型企业。因此,地方的投资重点大部分是换汤不换药。
以钢铁行业为例,宝钢投资湛江钢铁项目今年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,投资额可能高达700亿人民币;而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也将开工,总投资额将达到640亿元,4年后生产规模将达1000万吨。两大国有钢企的大手笔投资计划,与当前低迷的钢铁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反差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,2011年上半年,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.06%降到了0.13%。同时,中钢协74家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仅23.85亿元,同比大减超过90%以上,其中,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142.48亿元,亏损面33.75%。
对于钢铁行业接近全行业亏损的局面,有国内媒体报道,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对钢铁行业的“救市举措”。国内钢铁行业今年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转折。据中钢协公布的有关预测,今年粗钢产量可能达到6.7868亿吨,较2011年创纪录的6.8327亿吨下滑0.7%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中国的粗钢产量在3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。
对于国内钢铁行业的这种困局,政府应该出手救市吗?在安邦的研究团队看来,不要动不动就谈救市,即使救市也必须有所选择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对中国的钢铁业、房地产业等行业来说,政府不仅不应该救市,而且要推动相关行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。中国的钢铁生产量目前居全球第一,占了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,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附加值低的粗钢产品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上半年行情低迷的情况下,中国的粗钢产量不仅没有下降,还在不断增加。6月钢材价格都低得不能再低了,而粗钢的旬产量却还是在200万吨的高位。
对于中国的钢铁行业来说,出现全行业亏损、负增长,甚至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死亡,这都应该视为良性的调整,而不是危险信号。对微观企业来说也许是生死攸关,但从整个行业和宏观经济来说,产能过剩、高耗能、高污染的产业,就应该鼓励它们的调整和重组,以市场的方式来出清。
利益所在,地方当然不愿意看到本地的钢铁企业破产关门。但地方政府必须意识到,面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,千万不能逆势而行,尤其不能拿财政资金来投资或担保这些必将进行重组的产业,那将会给今后的地方财政留下更大的风险。实际上,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,在不断强调“稳增长”的同时,也表示必须兼顾行业结构调整。
贵州华冶钢联管材有限公司
电 话:0851-87975109
手 机:13985191185
联系人:孙先生
|